报告人:王成亮,教授,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,武汉光电国家研究杏宇
时 间🧃🪙:2021年11月19日(星期五)♉️,15:00-16:00
地 点🚅:化学B楼410会议室
邀请人: 李涛 教授
报告人简介:
王成亮,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,武汉光电国家研究杏宇🈹,教授,博导👨🏻🦱。2005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,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。随后依次在香港中文大学🤾🏼、德国明斯特大学和伊尔梅瑙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。2016年加入华中科技大学。
长期从事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其在电子学和能源存储中的应用研究。到目前为止🚴♀️,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,包括第一/通讯作者论文Chem. Rev.🤵🏽,Chem. Soc. Rev.,Acc. Chem. Res.,Chem,J. Am. Chem. Soc.,Angew. Chem.🎢💆♀️,Adv. Mater.,Energy Environ. Sci.等👩👦👦,单篇最高被引超过2500次。受邀在三本专著中撰写重要章节,包括两本中文版专著;一本英文版专著📩。入选《Energy Reviews》编委、中国卓越期刊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》👨🏿🚀、《SmartMat》的青年编委,担任中国卓越期刊《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》“有机光电子学”特辑的客座编辑。入选2020年度JMCA Emerging Investigators🧔🏽♀️,2020年度RSC高被引作者。
报告摘要:
由于便携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😊、以及应对新能源的不均衡、不稳定和存储困难等挑战🧸,锂电池等储能器件的需求日益增加👞。尽管锂电池已经商用30年💃🏿,基于锂电池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无机材料上,不足以满足多样化和大规模的储能需求👩✈️。
我们在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🤾🏽♀️,认为共轭有机高分子材料(柔性、稳定得失电子态、相对较好的电荷传输性能➝💇♂️、低成本🧕🏿、可回收等)在储能领域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🚿↙️,因此利用共轭有机高分子材料🚣,并针对性地解决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导电性🍮、稳定性和溶解等方面的问题🤩,希望为未来锂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新思路。